- 孙宾;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引擎和强劲动力。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其内在严密的逻辑体系,它源于马克思主义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的理论之魂、中国共产党关于科技与生产关系的理论探索历程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历史依据、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要求。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要素集中体现在现代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要素、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动力要素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动力要素。在新征程上,以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把握科技创新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基本内涵,通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积极发展现代产业等四个维度,为科技创新有力有效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025年04期 v.45;No.253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下载次数:18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刘玉茹;卢靖蕾;周洋;
跨界颠覆性创新已成为企业突破创新瓶颈的重要途径,成功的跨界颠覆性创新离不开好的创意,探索跨界颠覆性模糊前端的创意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方法,利用NVivo11.0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跨界颠覆性创新模糊前端创意形成机理模型,研究发现:跨界颠覆性创新模糊前端创意形成过程中,创意主体不仅包括内部创意人员和团队,还包括创意用户、用户-企业交互体;跨界颠覆性创新模糊前端创意在个体隐性知识显性化、界外知识内部化、个体知识团体化的作用下逐步形成。基于此,从用户和创意管理角度提出相关管理启示。
2025年04期 v.45;No.253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蔡安琪;彭英;
在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与突破性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旨在探讨创新网络结构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并分析双元学习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构建了创新网络结构、双元学习和突破性创新三者之间的理论模型,并以苏州纳米城纳米新材料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网络结构中的位置中心度、稳定性和网络密度对突破性创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双元学习在创新网络结构与突破性创新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这一发现表明,企业在提升其创新网络特性和双元学习能力时,可以显著促进突破性创新。本文为企业优化创新网络结构和提升突破性创新能力提供了策略指导,并为政府在产业创新政策制定方面提供了参考。
2025年04期 v.45;No.253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韩盟;陈悦;王玉奇;崔林蔚;
有效评估专利价值,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对于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探索使用改进关联规则算法进行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克服以往研究中维度过于纷杂、指标选用主观性较强的研究缺陷,优化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方式,丰富了专利价值评估研究方法。研究中,首先基于以往专利价值评估研究构建体系-指标共现矩阵;随后,引入文献发文时间和被引量对项集做加权处理,计算出最优关联规则指标集;最后,依照最优关联规则和指标属性构建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中,使用SOFC技术领域专利和5种机器学习算法对构建结果的效度进行了检验,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可用性与易用性,证实了本文所提出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有效性。
2025年04期 v.45;No.253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