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管理

Science and Management

科学技术与创新

  •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 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用

    张玉利;秦悦;

    中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战略部署时代意义重大。聚焦扩大内需、攀升价值链高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三大国家战略需求,从需求牵引视角分析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机制。实践表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中央在布局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方面所采取的路径和措施已初显成效。但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作用发挥仍明显不足,这一困境归咎于企业发展逻辑的局限和外部政策环境的不适配两方面。对此,从鼓励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主体、政策间协同互动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用,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2025年05期 v.45;No.254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新质生产力的三维内涵及赋能科技创新的实践价值

    蔡湘杰;贺正楚;

    传统生产力理论认为社会生产实践能力的历史结果是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包含在量和质这两个维度里面。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传统生产力发展困境的最集中体现就是由科技创新引发的“要素问题”以及由“要素问题”引致的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培育、发展问题,因此两个维度的传统生产力理论观点需要在科技创新视角下进一步审视。为拓展和深化传统生产力理论,从“量、质、新”三个维度考察新质生产力,以此确立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发展观。新质生产力赋能科技创新的实践价值表现在:有利于构建科技第一生产力评价机制与目标机制,强化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与超越;有利于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25年05期 v.45;No.254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下载次数:6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校企合作经验视角下高校专利转化价值评价研究

    李君艳;吴垚;康忠鑫;高洁;冯玉方;

    校企合作有助于高校与市场需求接轨,使高校专利产业化率大大提升,是影响高校专利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有专利价值评价方法忽视了校企合作对高校专利转化价值的影响,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解释框架。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构建一种评估高校专利转化价值的方法,在充分发挥BP神经网络的映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遗传算法(GA)进行数据降维和网络阈值全局寻优处理。经对比实验验证,所建模型在测试集上平均预测准确率达96.91%,证实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和识别精度。研究结论可为专利评估提供新视角,在推动高校专利转化的同时提高校企合作效率,为高校、企业间专利转让决策提供科学的评价框架与技术支持。

    2025年05期 v.45;No.254 1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科学技术与产业

  • 低空经济助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协同创新研究

    侯冠宇;闫芳超;赵娜;

    在数字技术革命与体验经济转型的双重驱动下,低空经济作为文旅产业融合创新的战略新兴领域,正在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与产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价值重构-系统阻滞-路径突破”三维分析框架,旨在揭示低空经济赋能文旅融合的内在机制及其现实困境。研究表明,低空技术集群通过“空间价值重构、场景体验革新和产业链重塑”的三重机制,进一步催生了“低空+文旅”新质生产力,形成涵盖空间生产数字化、服务供给智能化和文化传播沉浸化的新型产业形态。但当前面临“制度性阻滞、技术适配障碍与生态位缺失”三重约束。具体而言,空域治理的科层制惯性导致制度供给与产业创新需求错配,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技术在文旅场景中的转化率低,形成“索洛悖论”;产业链主体间存在价值网络断裂与协同创新缺失。为破解困境,需构建“三维立体+时空弹性”的空域治理体系,军民融合数据中台实现空域资源的动态配置;打造基于数字孪生的文旅空域操作系统,突破eVTOL与5G-A/6G通信技术融合瓶颈;培育“四维生态体系”,通过航旅服务链、数字资产链与文化价值链的协同创新,推动文旅产业经济效益与文化价值的提升。

    2025年05期 v.45;No.254 26-3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7K]
    [下载次数:2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与服务化多维度融合驱动制造企业绩效提升研究——基于fsQCA的组态分析

    彭永涛;朱波;

    由于数字化的多样性和服务化的差异性,数字化与服务化的融合在给制造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挑战。在“两化融合”呈现出多维度的背景下,基于277份样本,运用fsQCA方法,对不同细分维度下数字化和服务化融合与制造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组态分析,得出4条高绩效组态路径和3条低绩效组态路径。结果表明:在制造企业中,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客户、数字化员工、数字化产品、润滑型服务、适应型服务、替代型服务均不是高绩效实现的必要条件,数字化运营与替代型服务、润滑型服务的融合与制造企业高绩效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且当其作为核心条件缺失时,极易导致制造企业的低绩效。研究结论为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与服务化多维度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价值参考。

    2025年05期 v.45;No.254 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7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智库建设与决策

  • 全球视域下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逻辑、面临困境与实践路径

    徐政;宁尚通;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和经济格局的演变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故而探讨全球变局下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困境及实践路径显得尤为及时而必要。在对全球化到逆全球化的历史变迁中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背景以及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新质生产力在全球价值链重构、引领全球经济绿色转型以及推动国际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的技术封锁和贸易壁垒、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缺口、内外循环衔接脱节及绿色转型压力四大困境。进一步提出了全球经济新格局下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包括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技术封锁、深化国际合作稳定全球产业链、建立双循环紧密联动机制、应对绿色转型的压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旨在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战略指引,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复苏和可持续发展。

    2025年05期 v.45;No.254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ChatGPT对权利法理的挑战及其应对

    钱继磊;张钰泽;

    ChatGPT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具有生成性、深度合成性、开放性等特点。以它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从未有过的便利和效率,也引发新问题、新挑战。同时,ChatGPT也给以权利为中心范畴、思维内核和价值目标的近现代法理体系带来新挑战,主要体现在权利主体法理、权利客体法理以及权利保障与救济法理等几个方面。针对ChatGPT给权利法理带来的挑战应当遵循人本主义的底线原则、风险“最大不伤害”原则、多元价值的合理权衡原则等基本原则,可通过加强对ChatGPT的法理探究,进行精准立法来进一步明确原则立场,强化伦理、法律、技术协同互治,加强政府、企业、专家、个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及类型化处理等途径来有效应对。

    2025年05期 v.45;No.254 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管理与决策

  • 学术集刊文章存在“引用劣势”吗?——基于2012—2021年学术集刊转为期刊样本的分析

    姜春林;葛明旭;

    考察学术集刊转变为学术期刊这一属性变更对于出版物引文指标的后续效应,探究学术集刊文章是否存在“引用劣势”,可为我国学术集刊发展提供有效借鉴。选取2012—2021年间被中国知网辑刊全文数据库完整收录,并实现从学术集刊向学术期刊转变的出版物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CSDID方法,分析出版物由学术集刊转为学术期刊前后引文指标变化。研究发现,相对于维持学术集刊形式的同类出版物,转型为学术期刊的出版物其篇均被引次数显著增加,正面效应在转变发生当年即刻显现,结果具有稳健性。学术集刊内藏的引用潜力可能因身份标签而被低估,限制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充分认可与传播。研究指出,学术界需正视并珍视学术集刊的独特价值与贡献,构建一个更为包容与多元的评价体系,有效减轻乃至消除对学术集刊及其发表内容的潜在引用偏见。

    2025年05期 v.45;No.254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迭代创新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机制探究——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扎根分析

    刘文庆;李鹏举;

    随着系列购车政策接连发力、用车环境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高质量产品丰富供给带动下,为抢占市场份额,企业加速研发,新车更新换代周期大幅缩短,产品迭代成为新能源汽车企业为保持竞争优势采取的战略。通过将迭代式创新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相连接,利用新能源汽车产业年鉴、代表企业年报、在线评论等文本大数据,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技术,构建出符合“刺激-有机体-反应(S-O-R)”人类行为一般模式的产品迭代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路径模型,并运用信息经济学、组织联想、消费者隐性需求以及品牌资产等理论分析这种模式的多重机制。研究发现:(1)迭代速度和迭代层次的交互促进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2)产品迭代通过提高组织创新声誉和新代产品创新水平促进消费者购买;(3)消费者和品牌在新能源汽车的迭代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2025年05期 v.45;No.254 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1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安娜;王丽娟;索婧;

    选取2016—2022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关系管理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并且在东部地区、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中更为显著。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降低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在融资渠道的检验中发现,投资者关系管理显著提高企业的外源融资能力。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发挥正向的调节作用,而行业竞争程度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两者之间发挥逆向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数字化转型水平较高的企业中更显著,呈现“逐顶促进”。本文基于投资者关系管理视角探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为打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源约束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2025年05期 v.45;No.254 7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绿色发展与环境

  • 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

    唐玉兰;孔剑飞;

    政府数据开放政策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政府数据开放是否对企业ESG表现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政府数据开放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了政府数据开放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数据开放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机制分析发现,政府数据开放通过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而改善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显示,该政策对属于非高科技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西部地区以及国企的企业影响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深入实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依据与政策启示。

    2025年05期 v.45;No.254 8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6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逆向混改”与民营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

    齐祥芹;鲁宁;徐凡;

    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民营企业“逆向混改”日益受到关注。以2013—2021年沪深A股民营企业为样本,探究民营企业逆向混改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实证发现:(1)民营企业逆向混改,引入国有资本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有显著促进作用;(2)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民营企业借助国有股权的“资源效应”,可以降低融资约束,从而促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3)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机构投资者持股较高以及地区环境规制较强的情境下,逆向混改对民营企业环境表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本文丰富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相关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济影响,同时也为国资布局以及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45;No.254 93-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下载次数:5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